外面的雨已经淅淅沥沥地有些要停的意思,东屋的几个孩子见大人们还在说着话,而雨又没完全停,就都无聊地打着盹儿。而西屋里太姥姥好像在叮嘱二子爹什么话似地,只有姥姥和我还在堂屋的灶台边说着我想知道的秘密。 姥姥说:“就到这吧,小孩子家的知道这些已经够害怕的了,再听下去,晚上还睡得着觉啊!” “说吧,姥姥您了还是快说吧,恐怕您要不说,我更睡不着觉,到底给小蛾送路的那个晚上又发生了什么事呢?”我边问,边干脆就坐在了灶台前的小板凳上。 姥姥看我死皮赖脸地非要听她说,于是也拿了个马扎儿坐在我对面,继续给我讲那个夜晚发生的事。 小蛾自己把自己勒死的第一个夜晚,大家都帮助小蛾爹忙碌着丧事,联系白布的,扯长明灯的,卷烧纸的,都是村里的街坊邻居在忙乎着。一般过去农村办丧事,都是互相帮助的,即使有“大了”,也很少收钱,不过事后一顿吃喝是免不了的,再扣儿的人家,碰到这样的大事,也不会吝啬钱,毕竟大家的热心是人缘的象征吗。 可奇怪的是,全村最热心的二子爹却在那一晚没有回家,那时候既没有手机,也没有电话,写信发电报吧,又有点大题小做的意思,大伙还好说,只是这二子娘有些待不住了,她也只知道二子爹说去城里卖些柴火和小菜,像这样的事也常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