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五月,江宁县热浪翻腾流金烁火,毒辣的骄阳炙烤着小小的城池,城楼上那面“唐”字大纛旗有气无力的低垂蜷缩,长街小巷、街市里坊几乎不见行人,一片萧瑟冷清,唯有那藏身垂柳的蝉虫,依旧不畏炎热地聒噪不止。? 江宁古称建康,亦作金陵,南拥秦淮、北倚后湖、钟山龙蟠、石城虎踞,为孙吴、东晋、刘宋、萧齐、萧梁、南陈六朝京师,隋开皇七年文帝兴兵攻灭南陈,下令将建康夷为平地,六朝金粉地,金陵帝王州化为一片残垣断壁,空留后人扼腕嗟叹。 直至大唐贞观年间天下大定,太宗李世民复置江宁县城,归润州下辖,到得如今高宗咸亨五年674年,沉寂衰败多年的江宁县,在如今煌煌的太平盛世中,逐渐焕发出新的生机。 从城市格局来看,复置的江宁仍显局促狭每边只有两里许,方方正正六里规模,两条东西、南北走向的长街将城市分割成四个大小不一的里坊,县衙坐北朝南居于长街交汇处,旁边则是闹哄哄的市集,六里之廓万余人口,与昔年拥有百万人口的建康自然不能同日而语。 虽则如此,怀古追昔的江宁人依旧尽最大努力还原了建康城部分旧貌,毁于战火的夫子庙重新建立,孔圣人石雕依然手持书卷凝视着悠悠流淌的秦淮河,文德桥恰似长虹卧波跨河而过,沿河两岸的酒肆茶棚、秦楼楚馆连绵不断,六朝之时聚集了无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