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现在时与过去时的转场与衔接也精致大气,情绪点极其准确,又处处体现出两种时代精神的对比。例如:影片表现了莎拉在森林与查尔斯邂逅时的欲言又止后,直接切换到阳光明媚的现代海滩,两个演员迈克和安娜一身鲜亮躺在沙滩上谈情。维多利亚时代女子的神秘和情感压抑与现代女演员在情感上的自主性立即形成鲜明对比。再如:查尔斯和莎拉在牛栏的一时忘情被仆人撞破,莎拉推开牛栏的门走出,而后影片切到现在时女演员安娜打开现场的化妆车门来到男主角迈克身边,两个时空两种情绪的转换完全不用技巧,直接切换,造成一种对比,视觉和心理张力极强。这种无技巧剪接如今在现代电影中已经司空见惯,许多中国电影家也早已应用纯熟,然而审美效应却总是不如人家,究其原因在于我们往往注意了外国电影无技巧剪接造成的外在节奏的明快,而从根本上忽略了外国同行在内在节奏内在情绪上的精到感觉和把握,不讲究内在节奏的剪接无论多么热闹,多么眼花缭乱,都是虚张声势。 影片的画面造型非常考究。把社会环境形象化,把自然景色情绪化,用视觉上的冲击强化电影的主题。比如在一开始,抑郁的莎拉总是穿着深色的衣服,还常常孤独地站在灰蒙蒙的海边或者幽暗的树林里,她的周围总是波涛汹涌狂风怒号,这很符合她的社会最低层阶级的身份和心境。而作为对立面的大家闺秀欧内...